中国网手机版
扫码即可查看网页

中国网客户端
点击查看下载页面


立即查看

中国网

双向流通激活经济新动能 拉萨“双十一”电商网络零售额54.95亿元,占全区88%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上海进博会现场。拉萨市商务局供图

“三二一,上链接。”“今年‘双十一’突破底价,真的非常划算。”“最后一波,错过再等一年。”今年“双十一”期间,拉萨市电商交易网络零售额54.95亿元,占全区比例为88%,进口商品销售额较平日翻倍。今年以来,拉萨市电子商务产业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本地电商主体培育成效显著,尤其在“双十一”消费热潮中,通过直播创新、双向流通、产业链协同等举措,实现“拉萨好物”走出去与进口商品引进来的双重突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电商发展根基稳固

多维度成效凸显

作为全区农村电商发展的核心区域,拉萨市电商产业规模与占比持续领跑。记者从拉萨市商务局了解到,2025年1—9月,拉萨市农产品网上零售额达4.4亿元,占全区总量的67%,网络零售与网红经济的带动效应愈发突出。在载体建设与主体培育方面,拉萨市成功申报自治区级电商示范基地1个、自治区级电商示范企业2家,堆龙德庆区更获评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同时构建起“技能培训-创业孵化-就业服务”全周期人才培育体系,为产业发展筑牢人才支撑。

据拉萨市商务局供销合作社工作人员于小龙介绍,直播电商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拉萨市牵头打造的“拉萨好物+供销助农”直播电商基地,2025年累计开展直播超100场,其中助农直播30余场,实现销售额300万余元。组织企业参与“东方甄选西藏行”等大型直播活动期间,仅“拉萨好物”板块就实现销售额150.1万元、订单量20089单,推动本地特色产品深度融入头部电商供应链。

平台搭建与渠道拓展同步发力。拉萨市持续优化“拉萨好物”“西藏优品”商城及微信小程序,积极对接区外市场,成功入驻江苏10余个地方福利采购渠道。2025年1—10月线上总销售额达2400余万元,其中“832”平台销售额1412万元;线下在江苏布局4家“拉萨好物”展销直营店及品鉴中心,设立南京前置仓,400余种产品实现“一件代发”,长三角地区“次日达”配送服务让“拉萨好物”更快触达消费者。

“双十一”创新玩法频出

特产推广亮点纷呈

面对今年“双十一”消费节点,拉萨市围绕西藏特产推广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在直播场景与模式上,依托‘拉萨好物+供销助农’直播电商基地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聚焦牦牛肉制品、藏香、唐卡文创等核心特产,通过‘产品溯源+文化讲解’的组合方式提升吸引力。直播中实时展示牦牛养殖环境、藏香传统制作工艺、唐卡手工绘制过程,让消费者直观感受产品价值,大幅增强消费信任度。”于小龙说。

线上线下联动促销形成合力。结合“双十一”节点,“拉萨好物”线上商城与线下展销直营店同步推出“满减”“组合套餐”等优惠活动,精心设计牦牛肉制品与藏香搭配的“高原特产礼盒”、唐卡文创与西藏特色饰品组合套装等产品,有效提升客单价与整体销售额。数字营销赋能进一步扩大流量优势,“西藏优品”微信小程序推出“双十一预售”“好友助力砍价”等互动活动,同时联动抖音、快手等平台主播,邀请本地非遗传承人、农牧民参与直播,通过讲述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带动销量,其中唐卡艺人直播创作场景推动唐卡文创产品销量显著增长。

“前几天在‘拉萨好物’直播间看到青稞脆片,我就果断下单了。”拉萨市民卓玛拿着刚拆封的快递说,现在不用跑实体店,在手机上就能买到正宗的本地特产,“双十一”期间优惠力度也大。除了本地消费者,不少来拉萨旅游的游客也通过电商平台选购特产。“本来担心特产不好带,发现‘拉萨好物’可以直接快递到家,太方便了。”来自江苏的游客张先生在拉萨游玩时,通过线下品鉴中心体验后,在线上下单了牦牛肉干,“这样既能轻松旅游,又能把高原味道带回家,‘双十一’还有满减活动,很划算。”

双向流通实现突破

内外联动激活市场

今年“双十一”期间,拉萨市依托跨境电商与国际物流优势,在“拉萨好物”走出去与进口商品引进来方面均取得新突破。在“走出去”方面,借助拉萨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推广“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通过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9710模式)和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9810模式),将牦牛肉制品、藏香等特色产品经尼泊尔加德满都海外仓发往南亚市场,构建起“拉萨集货-海外仓配送”的高效链路。同时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公铁联运”“铁海联运”体系,通过“重庆—西藏—尼泊尔—南亚”贸易大通道批量运输西藏特产,物流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30%以上,进一步扩大了南亚市场份额。

进口商品引进来同样成果丰硕。据拉萨市商务局供销综合业务科科长次仁多杰介绍,拉萨市充分发挥海外仓与口岸联动优势,“双十一”期间通过樟木、里孜口岸快速通关,引进南亚特色手工艺品、零食等商品,部分商品借助拉萨综保区“1210”网购保税模式实现“零延时”入区,丰富了本地消费市场供给。依托上海进博会资源,拉萨市在“双十一”期间开设“进口商品专场”,引入尼泊尔银器、手工艺品及进博会特色商品,通过直播带货、限时折扣等方式促进销售,其中尼泊尔银器、手工艺品销售额较平日增长5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进博会6天展期内,西藏馆最高单日人流量达1万余人次,累计吸引5万余客商参与采购对接,人流量及打卡人数位列全国第14名。拉萨市组织的13家企业、1个园区成果显著,累计签约金额3863万元、现场销售额133.13万元。11月11日,“雪域珍品飘香万家”藏品入沪宣传体验活动在上海普陀区同步开展,通过“展示+体验+展销+互动”形式搭建藏沪合作桥梁,进一步推动“拉萨好物”深耕上海市场。

全产业链协同发力

政策保障筑牢支撑

“双十一”契机下,拉萨市电商上下游产业链实现高效协同。“我们以生产端以订单需求为导向,引导本地农牧业、手工业企业扩大规模,协调牦牛肉加工企业增加生产线,组织唐卡艺人、藏香制作工坊集中生产,确保产品供应充足,带动上下游生产环节就业超2000人。”于小龙说。包装与物流环节精准对接需求,包装企业与电商平台合作设计“防震、保鲜”专用包装,为牦牛肉制品定制真空保鲜包装,为唐卡文创设计防压包装盒;同时优化“拉萨产地仓—区外前置仓—终端配送”三级物流体系,协调物流企业增加配送车辆、开通专线,不仅保障了长三角地区“次日达”,更实现物流成本降低15%以上。服务端联动金融机构提供惠企贷款,解决企业资金周转难题,组织专业团队开展电商运营、物流调度等专项培训,提升产业链各环节协同效率。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与资金的坚实保障。拉萨市印发《拉萨市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围绕载体平台建设、业态模式融合等方向精准施策;同时统筹国债、自治区级和本级资金,通过对电商平台收购本地农特产品给予补贴等方式,降低企业合作成本,助力电商平台与本地产业深度对接。此前组织的电商平台与本地企业“产销对接会”已成效显著,“拉萨好物”平台与墨竹工卡直孔白琼基层供销合作社、西藏甘露藏医药药材资源发展有限公司等合作,2025年已通过该模式助力农特产品销售超4000万元。

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拉萨市累计进出口总值36.51亿元,占全区近60.3%,总量连续保持全区第一;其中进口11.16亿元,同比增长11.6%,进口规模占全区进口总值的95.5%,坚实的外贸基础为电商双向流通提供了有力支撑。从产业培育到市场拓展,从单向输出到双向赋能,拉萨市正以电商为纽带,书写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丁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