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西藏大学获悉,该校生态环境学院吕学斌教授凭借在其研究领域的卓越学术影响力与突出的科研成果,再次入选由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共同发布的“2025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截至目前,他已连续三年获此殊荣。
据了解,“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基于全球学者多种综合指标,对其长期科研影响力进行评估,旨在客观反映科学家在所从事学科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吕学斌告诉记者,从最初的援藏到现在留藏,他来西藏已经九年多了。他带领团队聚焦于高原环境与生态安全领域,主要开展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方面的研究,包括低压缺氧垃圾焚烧、生物质和废塑料高值化利用以及矿山废物协同生态修复等内容。近年来,他在该方向取得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其高质量学术论文屡见于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他带领团队撰写的《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实施一周年情况、群众反响期盼、存在困难及对策建议》等资政报告被西藏信息综合篇和中办信息综合篇采纳;撰写的《关于拉萨市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问题及对策建议》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他还邀请区外专家,赴林芝、阿里、拉萨等地开展“生活污水与固(危)废处理处置”“西藏高原地区矿山开发与生态安全”专家服务团项目,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评价。
“他平日里很少休息,一直在忙,忙着上课、忙着搞研究,就连周末都很少休息。”这是同事对吕学斌的评价。
这些年,经过吕学斌及团队的不懈努力,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环境学科实现多个零的突破——获批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个自治区科学技术一等奖、首个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2024年,该学院生态学在软科最好学科排名中首次进入20%,排名第18位,较2022年提升16位。2024年学院获批资源与环境专业博士点,获批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
吕学斌还凝聚了一支年富力强、学术专精的师资队伍和科研创新学术团队,聚焦高原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以及矿山生态修复。作为团队负责人的吕学斌带领区内外团队获批西藏自治区首批“珠峰英才计划”科技创新团队,单位包括西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四家单位,成员共15人,包括3位国家级人才。
吕学斌告诉记者,在西藏的这些年,让他很有成就感和获得感。“大家都很友善,简单快乐的氛围,让我更加专注于教学和研究。这样的双向奔赴,让我觉得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