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2025年西藏自治区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举行。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前三季度,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070.0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8.79亿元,增长10.6%;第二产业增加值817.46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1093.81亿元,增长6.0%。
前三季度,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靠前指挥,全区上下坚定信心、干字当头、把握节奏,全力抓项目、稳投资,挖潜力、促消费,兴产业、稳就业,惠民生、促增收,不断巩固拓展经济持续向好势头,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呈现“四个更加”的特点。
一是经济运行更加平稳。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连续3个季度增速位居全国前列。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3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位居全国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9.1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位居全国第一。
二是要素支撑更加有力。财政金融稳健发力。前三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较快增长,增速均位居全国第一。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平稳增长,有力支撑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平稳增长。全区旅客周转量120.69亿人公里,同比增长6.8%;货物周转量128.68亿吨公里,增长4.8%。用电量保持稳定。工业用电量54.11亿千瓦时,增长18.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43.5%。
三是民生获得感更加显著。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2.2、1.8、1.6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增速均保持全国第一。价格运行总体平稳。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涨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9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2%,涨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
四是市场主体参与更加积极。9月末,全区实有经营主体同比增长11.4%。其中三季度新增登记经营主体2.29万户,增长2.7%。截至9月底,全区新增入库单位547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家,限额以上贸易单位304家,资质内建筑业企业110家,规模以上服务业94家。
前三季度西藏居民消费价格持平,保持稳定运行。同时,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涨0.4%,维持在温和上涨区间。随着冬季到来,鲜活农产品生产、运输等成本将发生变化,物价略有影响,但西藏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已大幅提升,流通环节通畅,市场愈发成熟,供求状况总体稳定,价格平稳运行的基础较为牢固。

自治区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平

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党组成员、副总队长 李建树

自治区统计局综合统计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处)处长刘玉堂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处四级调研员 徐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