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手机版
扫码即可查看网页

中国网客户端
点击查看下载页面


立即查看

中国网

漫笔藏地之治愈三重奏——纳木错、雅尼湿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三境的灵魂邂逅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喧嚣的城市里,我独自一人,打开尘封的衣柜,在最深处翻找,指尖触到背包的那一刻,像是触到了一段被时光封存的念想。轻轻一抖,细碎的灰尘便在午后的阳光里扬起,又缓缓落下,把那些被工作填满的忙碌日子,都一并抖落了。背上的瞬间,重量轻轻压在后背,却莫名让人觉得踏实。熟悉的市井气息,此刻都成了离别的序曲。从这一刻起,那些写字楼的灯光、地铁里的拥挤、会议桌上的争执,都要暂时告一段落了。前方,有雪山在云层后等待,有经幡在风中招手,有一段只属于我一个人的,通往西藏不短不长的三年旅程,正慢慢展开。飞机舷窗外,那片铺展到天际线的苍蓝与雪白,猝不及防撞进了眼底——这是我与西藏的第一面,没有城市霓虹的闪烁,没有车流人群的嘈杂,只有风穿过念青唐古拉山脉时,带着冰雪气息的寂静。这段路的时光说长不长,足够把心里的杂念都晃散;说短不短,足够让我在慢下来的脚步里,摸透了藏地时光里那份不慌不忙的温柔。

当车轮碾过念青唐古拉山脉的最后一道褶皱,纳木错便已猝不及防的蓝映入眼底。那不是海洋的深蓝,也不是湖泊的浅蓝,是揉进了天空澄澈、雪山皎洁的蓝,像被神灵亲手调和的颜料,泛着凝眸的泪花,从湖心向岸边晕开,宁静而清柔,连带着岸边的玛尼堆都染上了几分剔透。我踩在湖边的碎石上,微凉的湖水漫过光洁的鹅卵石,水中的鱼儿沿着岸边聚拢又散开,竟引来一群浅灰色的水鸟,它们掠过湖面时翅膀沾着的水珠,坠落时在蓝绸般的湖面上敲出细碎的涟漪,转瞬又被风抚平……仿佛这面湖从未被惊扰过,千万年来只守着雪山与白云,将时光酿成了静谧的诗。

若说纳木错的蓝是高原悄悄递给我们的第一封情书,那沿着尼洋河向东而行,便融进了雅尼湿地写满柔情的藏地诗笺。这里没有纳木错的凛冽,却藏着江南般的缠绵。初秋的湿地被染成了渐变的金黄,芦苇荡在风中轻轻摇晃,像是大地在低声吟唱。远处的山峦披着淡墨色的云雾,像是被水汽晕开的画,轮廓朦胧又温柔;近处的河水迂回曲折,清凌凌的水面像块打碎的镜子,将天空的流云、岸边的草木都映在水里,云在水里飘,树在水里摇,连风都像是浸了水的软,推着光影在水面上流动,形成一幅流动的中国画。我坐在木质观景台上,歌声顺着风飘来,混着河水的潺潺声,竟让人忘了时间。偶尔有几只白色的水鸟从云端冲入水中,或又从水中迅速起飞,翅膀划过天际的痕迹,像是给这无边的温柔,添了一丝灵动的笔墨。

当湿地的柔情还在心头萦绕,车轮已载着思绪驶向藏地最壮阔的篇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正以磅礴的姿态,等候与灵魂的相遇。若说纳木错是寒川凝眸的静,雅尼湿地是暖阳絮语的柔,那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便是凿穿山河的波澜壮阔。当我站在索松村俯身眺望,才真正触到“冲破山脉”的力量:江水裹着岁月冲刷的泥沙,在深谷间奔涌如雷,两岸云杉与冷杉层层叠叠,把生命力扎进岩石缝隙,连风掠过枝叶的声响,都带着穿透时空的厚重。唯有偶尔裸露的岩壁,透着大地本真的色彩,袒露着深褐色的筋骨,积蓄了划破万钧的力量,默默承载着峡谷数千年的岁月变迁。清晨的云雾还未从谷间散开时,整座峡谷像被裹进了轻柔的纱。远处的南迦巴瓦峰只肯露一角雪白,藏在云絮后若隐若现,倒像极了怕生的少女,只肯悄悄探出头打量尘世间的静谧。风过时,雾霭在林间游走,连江水的奔涌声都变得温柔,仿佛天地都在这朦胧里,放缓了呼吸。

待到正午阳光冲破云层,峡谷瞬间换了模样。江水接住阳光的碎片,粼粼波光在谷底铺成流动的银带;崖壁上的瀑布纵身跃下,轻盈的水雾漫过布满青苔的岩石,又在阳光下织出七彩的虹,有时还不只一条。那一刻,所有想描述的词句都失了重量,唯有胸腔里的心跳,与江水撞击崖壁的轰鸣共振,与瀑布坠落的哗哗声交织,在天地间织成最原始的回响。原来震撼从不是视觉的冲击,是自然把千万年的力量,揉进这一方峡谷深处,让每个驻足凝望的人,都变得为之痴情,与之神往之后仿佛能听见灵魂与天地的对话。

从纳木错的寒川凝眸,到雅尼湿地的暖阳絮语,再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生灵脉动,像一串被时光串联的念珠,每一颗都藏着与自然的私语。藏地的美不仅仅是如画的风景,更像一场穿越时光的心灵融通。在纳木错,那片水不是寻常的湖,是冰川凝固的岁月、沉淀了千万年的寂静。当絮状云团卧在水面,风停时连光都放轻了脚步,指尖刚触到湖水的寒凉,心中的浮躁便瞬间被揉碎,顺着湖心的涟漪漫向远方苍茫的雪山。原来静谧从来不是简简单单的无声,而是雄伟雪山与宁静湖泊的相守誓言,悄悄地把那个孤零零漂泊在外的灵魂裹进岁月静好的安稳里。

当脚步从纳木错的寂静中走出,雅尼湿地的秋阳便顺着尼洋河的流水,把暖意铺满了前路,脚步不知不觉地慢下来,当脚与草甸触碰的那一刻,暖意随着每寸草甸织进了心田。那片土地不是单调的旷野,是大地攒了数千年阳光酿成的温柔怀抱,漫漫步履踩过软绒绒的草茎,经幡在风里抖落细碎的光,连飘在水面的芦苇絮,都像带着温度的絮语。蹲下身摸那草叶,余温顺着指尖钻进衣襟,忽然懂这温柔何止是简单的风景,是大地把时光熬成的暖,轻轻裹住疲惫的心,让奔波的脚步忍不住慢下来。

湿地的温柔化作心底的暖流,触碰到世间沧桑后的时光静好;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壮阔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冲开了灵魂感知美妙的闸门。走进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才感悟生命最鲜活的模样。那方天地不是静止的画卷,而是江水与草木共生的生命长河。谷底云杉把绿意扎进岩石,山腰杜鹃让花色漫过崖壁,江水裹着草木的清冽奔涌,涛声里全是生长的力量。站在观景台听江涛撞崖,看云雾在林间游走,忽然懂这壮阔哪是景象,是自然把生命力泼洒成的诗,让每个置身其中的人,都能触摸到灵魂深处的悸动。

当车轮碾过归途的碎石路,纳木错的蓝、雅尼湿地的暖、大峡谷的壮阔,正像三缕交织的光,在记忆里缓缓流淌。那些感受仍在心头流转:纳木错的安稳,雅尼湿地的暖意,大峡谷的悸动。它们早已不是沿途的风景,是刻进灵魂的印记——原来有些相遇,从不是为了记住某个画面,而是为了让我们在自然的怀抱里,听见灵魂的声音,重新找回那个本真的自己。而纳木错、雅尼湿地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便是这片高原上最动人的使者,它们用自己的方式,向世人诉说着青藏高原的故事,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等待着更多人与它们赴一场心灵之约。

(作者:第十一批援藏干部  董北)


【责任编辑:丁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