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主题二十二场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介绍了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西藏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相关情况。
60年来,西藏各族人民自强不息、团结奋斗,雪域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全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受教育权利全面保障,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妇女群众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半边天”作用进一步彰显,广大妇女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在各行各业绽放巾帼风采。
截至2024年底,西藏常住人口总数370万人,其中妇女175万人、占47.3%;儿童(0—14岁)88万人、占23.8%,做好妇女儿童工作意义重大。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全区现有医疗卫生机构7231个,医院199个。全区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降至34.94/10万、4.32‰,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提高到99.34%,全区妇女“两癌”筛查累计完成50万余人次,适龄女生HPV疫苗首针接种8.8万人,接种率91.96%。全区累计开展儿童先心病筛查30万余人次。全区拥有托育服务机构(含幼儿园托班)64家,提供托位3336个,每千人口托位数1个,西藏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2.5岁。
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自治区成立初期,全区医疗卫生机构总数为193家、卫生技术人员为2422人、卫生机构床位为1631张。60年来,西藏卫生健康事业坚持顶层设计与系统提升两手抓,妇幼健康工作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1979年最早的县级妇幼机构建立,到1984年第一个地市妇幼保健机构建立,再到2020年第一家自治区级妇产儿童医院启动运营,广大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24年底,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增至7231家、卫生技术人员增至32056人,床位数增至21448张,覆盖区、市、县三级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妇女儿童服务保障不断加强。持续实施农牧区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优惠政策,仅“十四五”期间,为全区21.36万名农牧区孕产妇及家属兑现住院分娩补助资金2.1亿余元。我们不断加强儿童免疫规划工作,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我们实施适龄女生HPV疫苗免费接种,受益在校女生8.8万名。我们开展儿童先心病免费筛查救治,救治患儿7600余名,做到“发现一例、救治一例”。我们实施妇女两癌免费筛查,仅“十四五”期间累计筛查50余万名妇女。
妇女参与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女性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40.2%,事业单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女性比例占44.5%,执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企业比重达89.3%。目前,我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现代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比例不断提高,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地位显著提升,在抗震救灾、疫情防控等突发性重大工作中贡献“她力量”。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女高校毕业生、农牧区留守妇女、残疾妇女等群体就业创业培训和援助力度,妇女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自治区妇联党组成员 李国英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疾控局党组书记、局长 旦珍
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一级调研员 尼平
自治区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部长 董雁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对外传播处处长 杨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