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手机版
扫码即可查看网页

中国网客户端
点击查看下载页面


立即查看

中国网

铭记伟大胜利 以青春之我赓续伟大抗战精神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9月3日,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人民军队集中亮相,豪情震云天。这是一次捍卫历史、传承荣光的大会。这次大会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坚定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决心。这也是一次振奋人心、面向未来的大会。大会传递了中华民族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开创未来的坚定信心,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八十年时光飞逝,不灭的是中华儿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在八十年的奋进征程中,抗战精神一直是照亮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高光”,一直是中华儿女耳畔矢志复兴的“号角”,一直是中华儿女心底永不磨灭的“烙印”。十四年艰苦抗战,八十年刻骨铭记。今天,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新时代青年更应主动从十四年抗战的峥嵘岁月中汲取奋勇前进的力量,深刻领悟“何以胜利”的历史答案,自觉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并将其转化为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动力。

铭记伟大胜利,赓续伟大抗战精神当熔铸不变的信仰。信仰愈坚,胜算愈大。抗日战争是一场“信仰之战”。它不仅是武器的较量,更是民族意志、精神信念的终极考验。在这场战争中,信仰始终是一面不倒的旗帜,凝聚抗日图存的共识,擎起救亡复兴的希望。它跨越阶级与党派,将四万万同胞紧密团结在“誓死不做亡国奴”的共同誓言下,铸就了万众一心的血肉长城。这信仰源自对正义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支撑着无数英雄在冰天雪地中腹含草根仍高呼抗日,在枪林弹雨里“争着死,抢着死,以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独立自由”。而今,阅兵现场,一列列整齐划一的队伍,彰显出青年军人的英勇风采;一座座大国重器,一项项核心技术展列,体现出大国实力。这些都是以崇高信念为基底,夯打出的“有能力应对一切来犯之敌”的自信。对于青年而言,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一束昂扬壮志、增强意志、砥砺心志、激励斗志的“高光”,是指引青年勇毅前行、攻坚克难的精神灯塔,更是激发青年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唯有信念坚,方有心意决。广大青年要筑牢信念基石,坚持如磐信念,深刻领悟抗战精神内涵,要厚植爱国情怀,明确集体主义价值,崇尚革命英雄主义,从抗战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铭记伟大胜利,赓续伟大抗战精神当扛起时代的担当。担当愈强,力量愈聚。抗日战争是一场“担当之战”。它不仅是军事实力的对抗,更是民族责任、历史使命的时代大考。在这场战争中,中华儿女的担当始终是战胜强敌的重点所在。它超越年龄与地域,将四万万同胞紧密凝聚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共同信念下,铸就了舍生取义的恢宏史诗。这担当源自对民族存亡的深切忧患,支撑着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争先抗日。从“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动人场面,到青年学生投笔从戎的爱国壮举;从郁达夫以笔为枪鼓舞抗战士气,到冼星海《黄河大合唱》吼出民族魂魄;从工农日夜生产支援前线,到各地群众“你一角,我一角”的涓滴募捐,再到今日阅兵,为参加阅兵训练,火箭军某部潜入深山执行战备任务长达4个月;海军某部一年四季驻扎在野外训练场,阅兵时直接从驻训场开赴阅兵训练场。它展现了中华儿女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奉献精神、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自觉。这种用行动和生命书写的担当,是中华民族最为珍贵的优良传统,也为广大青年扛起时代重任树立了光辉榜样。强烈的担当意识能够提升思想境界、激发破题潜能、增强实践本领,实现岗位价值,能够为青年明确奋斗方向,提振迎难而上的信心。唯有担当实,方有作为大。广大青年要强化担当意识,锤炼担当品格,深刻认识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主动挑担子、扛重任,在“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上攻坚,在改革深水区勇啃“硬骨头”,在群众急难愁盼处挺膺作为,锻炼“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本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展现青春作为、贡献青春力量。

铭记伟大胜利,赓续伟大抗战精神当凝聚团结的力量。团结愈紧,伟力愈彰。抗日战争是一场“团结之战”。它不仅是军事力量的角逐,更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全面检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以弱胜强的雄浑史诗,显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在这场战争中,团结始终是支撑中华民族克敌制胜最强大底气。3200多名南洋华侨青年响应爱国侨领陈嘉庚的号召毅然归国,开辟滇缅公路,保障国际援华物资运输,不惜用生命打通一条“不沉的补给线”;蒙古族抗日游击队驰骋草原,与八路军协同作战,血洒青山犹未悔;台湾同胞“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不断反抗日军,纵65万多人壮烈殉国亦在所不惜。这团结源自各族同胞对民族命运的深刻共识,支撑着不同政治力量摒弃前嫌共赴国难。它展现了中华儿女风雨同舟的守望相助、和衷共济的博大胸怀和同心协力的智慧勇气。这种用真情和生命凝结的团结,是中华民族最为强大的制胜法宝,也为广大青年凝聚奋斗合力提供了宝贵经验。对于青年而言,牢固的团结意识是一条连接你我、汇聚众力、攻坚克难、成就事业的“纽带”,也是激励青年携手并肩、共创未来的坚实基础。唯有心团结,方有力量聚。广大青年要增强团结意识,深刻认识团结协作的时代价值,与各族同胞像石榴籽般紧抱成团,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共识,激发“同心筑梦新时代”的合力,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绽放团结之花。

“三军浩荡,声如千骑疾;铁甲生辉,气卷万山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已落下帷幕,各部队也陆续退出训练场返回驻地,但历史的回响依然激荡,精神的火炬依然熠熠。这次振奋人心的大会,这场跨越历史烽烟的检阅,展示了从“小米加步枪”到“强国强军”的沧桑巨变,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落后挨打到捍卫世界和平的跨越发展,见证了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坚定自信,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崇高敬礼。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这段气势恢宏的历史篇章已然交至青年一代手中,青年自当以笃信、实干、团结致敬方阵归营,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在各行各业精益求精、勇攀高峰,以青春热血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以青春之行告慰历史,在新的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作者:张成,单位:西藏国际传播中心)


【责任编辑:丁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