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手机版
扫码即可查看网页

中国网客户端
点击查看下载页面


立即查看

中国网

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持续推进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化解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一本小小的“不动产权证书”是群众财产权的重要保障,它承载着千家万户对“安居乐业”的期盼。7月15日,整治不动产“登记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新闻发布会在拉萨举行。截至目前,全区共排查不动产“登记难”历史遗留问题167项、涉及34221户。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会上,区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亚军在优化服务提升效能方面介绍到:全区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不仅注重政策层面的创新突破,更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上下足功夫。区自然资源厅坚持为民服务宗旨,不断优化登记流程,实现不动产登记与办税线下“一窗办事”,不动产登记流程从原来的7个合并减少至3个,一般登记、抵押登记业务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推广“跨省通办”“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应用等改革举措,不断拓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模式,落实全区高效办成“不动产登记一件事”,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同时,为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加速项目建设落地,各地积极推行“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改革举措。截至目前,拉萨、林芝、日喀则、昌都市均实现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交地即交证”,拉萨市、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开展了“交房即交证”服务。这不仅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服务,还减轻了交易成本。此外,拉萨市启动“带押过户”服务,林芝市朗县还将不动产登记延伸至乡镇,实现了不动产登记“就近可办、出门即办、乡镇能办”,切实解决了老百姓“跑远路、用时多”的问题。

自2024年4月开展集中整治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工作以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紧盯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积极组织开展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全区各地迅速行动,通过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按照“尊重历史、照顾现实、让利于民、完善手续”“缺什么补什么、谁审批谁负责”和“群众无过错即办证”的原则,聚焦国有土地上已经出售的城镇住宅和企业非住宅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整治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已累计化解不动产“登记难”历史遗留问题158项,化解率达到了94%,18717户群众拿到了“红本本”,吃下“定心丸”。

图为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亚军在发布会上

图为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处处长王秀茹在发布会上

图为自治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尼玛次旦在发布会上

图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对外传播处处长杨正林在发布会上


【责任编辑:丁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