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手机版
扫码即可查看网页

中国网客户端
点击查看下载页面


立即查看

中国网

不到两年,他们把这“里”变成了家!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023年11月13日

西藏里孜口岸正式通关

这个曾经鲜为人知的地方

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海拔4772米

年平均气温仅2摄氏度

约350天伴有8级以上大风

环境恶劣超乎想象

然而 

就是在这样的“生命禁区”里

不到两年的时间

里孜边检站的民警们扎根于此

用青春和汗水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不仅让自己在这片土地上安了“家”

更把这“里”变成了当地群众的温暖港湾

从无到有

初到“云上”,白手起“家”

谁能想到

现在窗明几净的里孜边检站

两年前还是一片荒芜

成立之初

这里条件极为艰苦

高寒缺氧、交通不便、物资匮乏……

面对重重困难

首批入驻的民警们没有丝毫退缩

他们在呼啸的寒风中

感受着高原的严苛

他们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

海拔高境界更高”的信念

开始了在这片土地上的奋斗

为了建设边检站

大家亲力亲为

搬运建筑材料

参与营房基础建设

一件件添置生活设施

一砖一瓦搭建起这个“家”

从最初的7个人

到如今50余名民警

队伍不断壮大

里孜边检站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工作和生活体系

就这样

他们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扎下了根

这些便民措施里

藏着最懂高原的温柔

初到里孜

民警们面对的不仅是恶劣气候

驻地群众的生活不便

更是他们需要直面的难点

放牧点分散

物资匮乏

生活单调

理发要跑很远

洗个热水澡要去县里

孩子们放学只能在荒地嬉戏

“守边,更要暖边

卫国门,更要润民心”

里孜边检站党委的决心掷地有声

于是

一场“建家”的行动

在里孜边检站悄然展开

一系列便民举措

让这个边境口岸有了家的温暖


警营里腾出空间

购置专业工具

便民理发室挂牌成立

民警们利用休息时间自学剪发

成了里孜口岸出名的“Tony老师”

乡亲们理发再也不用翻山越岭

理发室里家长里短笑语盈盈

“高原劳作辛苦一身尘土 

洗个热水澡曾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随着警营“暖心澡堂”的建成

24小时供应的热水

洗去了群众身上的疲惫

更洗暖了他们的心房

氤氲的热气里

是放松的舒坦

更是对边检站由衷地感谢

球场更是孩子们的天堂

放学铃声就是冲锋号

书包一甩

冲向边检站球场

民警们化身教练、队友

和孩子们一起奔跑、传球、射门

欢呼声在雪山间回荡

汗水在高原阳光下闪耀

“以前孩子们总爱乱跑

我们特别担心

现在我们去边检站找孩子准能找到

他们在这里我们放心得很”

云上书苑

科普读物、文学名著、儿童绘本琳琅满目

不仅为民警们提供了学习和放松的空间

也向当地群众开放

闲暇时光

孩子们会结伴来到这里

挑选喜欢的书籍

在这里安静阅读汲取知识

书页翻动的声音

成了云上书苑里最动听的声音

从最初的几百册藏书

到如今的2万余册

“云上书苑”见证了许多

荒寂被书声驱散的故事

为了满足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

边检站还打造了云上影院

每周定期播放电影

从热门大片到红色经典

丰富了群众的业务生活

每当播放电影的时候

群众扶老携幼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

享受难得的休闲时光

不止这些

边检站的“便民清单”还长着呢

边检站还设立了便民取水点

便民洗车场、便民包裹驿站

这些藏在细节里的贴心

实实在在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

让边检站渐渐成了群众

“没事就想转转”的地方

把“家”安在边关

这里是国门处的温暖港湾

除了硬件设施上的便民服务

里孜边检站的民警们

还积极融入当地群众的生活

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警民一家亲

他们深入群众家中

了解群众的生活困难

尽力帮助解决

开展法律宣传活动

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

组织志愿服务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在里孜口岸

边检站民警热情服务每一个出入境人员

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

为他们提供帮助

尼泊尔边民扎西顿珠

“边检站民警入驻后

我们很多情况得到了改善

我们到这边经商也越来越方便”

民警们用实际行动赢得了

中外边民的赞誉和信任

也让里孜口岸成为友谊的桥梁


设施建好了

人气也旺了

一个有趣又暖心的现象出现了

常有家长“抱怨”

边检站把我家孩子“偷”走了

找孩子?别着急

十有八九都在边检站——

不是在球场上挥汗如雨

就是在书苑里如饥似渴

或是在影院里津津有味

这份“抱怨”

成了警民间最动人的默契

和最亲昵的玩笑

不到两年

从无到有

从荒凉到温暖

里孜边检站建起的这个“家”

早已变成了温馨的港湾

它是戍边民警的家

在这里

他们扎根奉献

把使命融入血脉

艰苦的环境因“为民服务”的充实

而变得有意义

思乡的情愁因为“群众笑脸”而得到慰藉

高原的风霜雕刻了脸庞

为民的初心却愈发滚烫

它是辖区群众的家

理发、洗澡、运动、阅读、观影、取水……

生活的难题被一一化解

精神的渴求得到满足

边检站不是冰冷的执法机关

而是触手可及的依靠和温暖

“有困难,去边检站”

在这里是最朴实的信任

它是孩子们的家

在这里

孩子们快乐成长

开阔眼界

种下梦想的种子

民警们的言传身教

就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孩子们在里孜边检站这个“家”的怀抱里

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更懂得了守护的意义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

尽管距离偏远

但里孜的庆祝氛围也格外浓

里孜边检站民警和当地群众一起

满怀喜悦地筹备着庆祝活动

他们准备用歌声和舞蹈

表达对党和祖国的热爱

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对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辉煌成就的自豪

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

在西藏发展的壮阔画卷里

他们是渺小的一笔

但他们却把“把他乡当故乡”的坚守

种成“家”的温暖

在里孜

这个由边检站和驻地群众共同建起来的“家”

它无声地宣告着

边关不冷民心向暖家国长安!


【责任编辑:丁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