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6月30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边疆民族地区党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藏实践育才献策新闻发布会在拉萨举行。2025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承载着区党委的关心支持,全区党校始终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积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藏实践育才献策。
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房玉国
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房玉国介绍到:在坚持引育并举,优化人才队伍方面,首先是完善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自治区党委党校开展分类制改革,实施首次岗位认定和岗位聘用,推动形成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教师评聘机制。地市党校平均新增内设处、科室1.7个。县级党校平均新增编制1.5个,内设机构、教研室1.3个,实现机构设置、编制安排全覆盖。
其次是扩大急需人才招引规模。2021年以来,全区党校采取遴选、考录等方式,共招引79名优秀人才。地市党校、县级党校教职工分别平均增长25%、79%。全区党校聘请兼职教师1000余人,人才队伍建设正朝着年轻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第三是加大骨干队伍培养力度。从2023年开始,自治区党委党校选派3批9名优秀教师、干部到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山南市加查县安绕镇等挂职锻炼。全区党校共选派310余名教师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参加师资培训,讲师及以上专职教师培训率已超过90%。全区党校通过职称评审,新增高级职称教师12人、副高级职称教师21人、讲师73人、助理讲师140人。目前,共有国务院特殊津贴、“高原文化名家”等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7人,逐步构建起多层次、递进式人才孵化体系。
此外,按照管理制度化、保障精细化、监督规范化要求,全力打造“自主管理+服务外包+全员监督”三位一体的后勤保障模式,为教职工和学员提供“放心、安心、舒心”的后勤服务。目前,自治区党委党校具备同期培训500人,地市党校具备同期培训400人的食宿保障能力。
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王国文
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强化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
自治区党委党校坚持把规范性作为贯彻基本培训理念的首位要求,大力开展自治区党委党校示范培训、地市党校集中培训、县级党校定点培训,将应训干部都纳入培训范围。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领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履职能力培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建立全员覆盖、全程参与的教学督导机制,提升教学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以“形势与任务报告会”“求是讲堂”等形式,加大领导干部上讲台力度,2024年全区党校共邀请区内外领导、专家、学者1000余人次进行授课,把政策解读、鲜活实践融入党校课堂。
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教务部主任史云峰
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办公室副主任热旦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对外传播处处长 杨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