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公布《2024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监测表明,全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稳定,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对外传播处处长杨正林主持会议,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税燕萍,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督查协调处处长罗开拓参加发布会。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对外传播处处长 杨正林
2024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9.7%。主要江河湖泊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100%,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处于安全水平。自然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辐射环境质量总体情况良好。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税燕萍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税燕萍介绍,2024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整体保持优良,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9.7%,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₂)、二氧化氮(NO₂)年均浓度达到一级标准;一氧化碳(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浓度达到一级标准;臭氧(O₃)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浓度达到二级标准。
此外,拉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优良天数比例为99.5%,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位。日喀则市、山南市、林芝市、昌都市、那曲市和阿里地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在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分别为第18名、第12名、第1名、第7名、第84名、第8名。珠穆朗玛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持续保持在优良状态,达到一级标准。
水环境方面:2024年,全区主要江河、湖泊水质整体保持优良,达到国家规定相应水域的环境质量标准。澜沧江、金沙江、雅鲁藏布江、怒江干流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拉萨河、年楚河、尼洋河等流经重要城镇的河流水质达到或优于Ⅱ类标准。班公错、普莫雍错、羊卓雍错、色林错、纳木错、佩枯错湖泊水质均达到Ⅱ类标准。地下水水质总体保持良好,未出现水质恶化现象。全区七地(市)行署(人民政府)所在地城镇18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Ⅲ类标准。
土壤环境方面:2024年,全区国家网土壤环境监测重点风险监控点位各污染物浓度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风险管制值。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处于安全水平。
声环境方面:2024年,全区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除拉萨市、昌都市外,其他地市各类功能区昼间、夜间达标率均为100%。
辐射环境方面:2024年,全区辐射环境质量总体情况良好。9个自动站空气γ辐射监测值维持在天然本底涨落范围之内。水中总α、总β监测值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江河水及地下水中铀、钍、镭维持在天然本底涨落范围之内。气溶胶γ核素维持在天然水平范围之内,空气中的碘-131和人工放射性核素均未检出。土壤中钾-40、铀-238、钍-232、镭-226均维持在天然本底涨落范围之内。电磁辐射监测值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标准规定限值。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督查协调处处长 罗开拓
关于开展美丽西藏建设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督查协调处处长罗开拓介绍到:目前已完成营造林106万亩,修复治理退化草原600万亩和沙化土地102万亩。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连续两年保持优秀。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占比达到96%。纳木错、尼洋河成功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全面推进美丽西藏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
2025年全区生态环境系统以实施美丽西藏建设行动、生态文明改革行动、服务绿色发展行动、环境污染治理行动、治理能力提升行动、生态安全守护行动和党的建设引领行动等“七大行动”为切入,确保高质量实现既定目标、高标准完成重点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自治区成立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