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县域地广人稀,陆地交通建设成本高、运输时间长,发展低空经济产业十分必要且前景广阔。西藏近年来积极布局低空经济领域,通过政策引导和产业规划推动相关领域发展。低空物流作为低空经济的先发领域,以无人机为载体、重构了物流时空格局。其快速、高效、灵活的优势,使其成为破解藏区运输“最后一公里”难题的重要方案。
墨脱被称为“藏地秘境”,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道路运输受雨雪等天气影响多、雪崩等地质灾害频发等是长期制约墨脱发展的难点。同时,墨脱也被誉为“散落在高原上的宝库”,独特的气候、丰富的资源,是西藏生态资源与特色产业富集地,有机茶叶、林下仿野生食药用菌、红米等物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受制于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和较高的物流成本,“酒香也怕巷子深”是墨脱特色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低空经济发展的安排部署,探索实验无人机应用的新领域、新模式、新场景,推动西藏低空经济有序发展。2025年4月2日至5日在西藏林芝墨脱,西藏乙宙科技公司携手林芝圆通在县政府的统筹下开展了无人机物流配送、农副产品运输、茶园空中巡检、森林自动巡护、道路交通指挥、文旅融合直播等低空应用、科技助农多场景试飞和测试。
试飞现场云雾弥漫、小雨沥沥。墨脱村村民桑吉卓玛将采好的茶青装在物流运输箱中,最大载重50公斤、运输距离15公里的无人机“嗡嗡”转动,5分钟内就将20多公斤的茶青运到了10公里外的收购点。她说这个无人机真先进,之前人工背下山去再送到收购点要在四十多分钟,有的茶园更远、更高、很累,墨脱这边经常下雨,运送茶青的道路也泥泞难行,影响茶青的采摘和收购。茶青采摘时限要求高,中间也会坏掉一些,如果过时就卖不出好价来了。这次用上无人机又快又方便。
西藏自治区人大代表、林芝电商协会常务副会长、圆通极兔快递总经理李凤伟深刻体会到无人机等科技应用带来的突出成效。她说,墨脱目前车辆双进单出,快递运输效率和大受影响。这次试飞是从县上的圆通网点直接到村,配送路程15公里左右,之前转山绕路车要开40多分钟,快递也不太多,但该送还得送,车辆、人工成本也不低,现在无人机运输一个快递几包带,不到十公斤,飞到村里只用5、6分钟。如果能够广泛应用,快递进村就方便多了,就能切实增加老百姓的幸福感。同时,她还计划引入大学生创业方法对快递网点免费寄存用户行李,也想尝试开展无人机航拍租用或服务等进行尝试。她说这个无人机运输快递可以和电商直播带货结合起来,在运快递的同同时,可以直播茶园的美景,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助力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化销售是非常好的。也促进了快递上行量的增加,快递员的收入和基层网点的稳定就会加强。
无人机技术支撑单位飞手马玮骏表示,他们车开从波密进来要五六个小时,这边经常下雨下雪,有时受恶劣天气的影响路上时长堵车,4月2号进来3号工作(因为车辆双进单出,只能再呆上两天)4月5号车才能出去。目前他们也有运输150公斤左右的双旋翼汽油动力重载无人机,飞行超过110公里,高度超过6000米,北斗定位可以保障飞行航线准确和安全。
他们后期会协同有关部门进行试飞,助力墨脱的农特产品及时运出去,有些应急物资快速运进来(无人机车队4月5日从墨脱返回波密途中,11点在扎墨公路k18段又遭遇雪崩造成的道路中断,下午14点才抢通道路,陆续恢复通行)。
测试试飞现场,墨脱县常务副县长扬彦龙等县领导和县公安局、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详细了解多种类型的无人机适用场景、运营机制、管理模式,实地参观了无人机起飞与降落、运输能力等,企业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各种无人机产品功能、作用、程序以及操作模式,并就墨脱县发展低空经济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
县领导强调,要抢抓机遇,凝聚共识,加强多方合作,进一步沟通交流,以“低空物流应用试点、农特产业上行通道、文旅融合发展”为抓手,以低空经济发展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开发无人机在智慧茶园、森林巡护、道路交通、农副产品配送、文旅产业融合示范等的实际场景应用,有序推动低空经济在墨脱落地见效。
杨彦龙表示,邮政快递是让墨脱产品走出深山、进入市场的重要途径,希望邮政快递企业为墨脱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更大动能。要帮助墨脱依托电商平台打破地理桎梏的优点,积极打造“墨脱优品”名片,让市场不仅记住墨脱风景美,也要知道墨脱产品优。要帮助墨脱依托无人机投递时效性强的特点,探索建设低空物流网络,提升有机农产品、生鲜特产等特产的及时运输,让“墨脱优品”迅捷便利投递到更多消费者手中。
针对低空物流应用的问题,需要结合县地实际,加强探索,在创新、改革、整合等方面有所作为,推动物流降本增效,更好地服务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建。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实地参加无人机运送快递包裹试飞,详细了解目前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墨脱县邮政、圆通、极兔等企业一同参与。(通讯员:袁颖、郑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