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仲下温泉酒店邀请藏医坐诊为村民看病。
扎西顿珠的妻子在进行客房清洁。
德仲下温泉最初的泉眼。(边巴提供)
德仲下温泉一角。
德仲下温泉池。
为保护温泉环境种植的树木。
德仲下温泉旁的拉萨河支流——雪绒藏布。
在西藏,温泉被大家视为“药泉”,其疗浴作用对患者来说不仅源于物理层面,还有源自文化层面的意义。八世纪末,藏医始祖宇妥·云丹贡布所著藏医《四部医典》中有专题论述温泉疗效。
温泉藏浴疗法在民间盛行,具有方便、疗效好等特点。《喜马拉雅释难》对温泉也有解释:“液体水之物,具有火之性,故叫温泉也。”藏族先民认为,在形成温泉的地下,有各种具有热能的矿物,这些矿物把水变热就形成了自然温泉。
藏医药浴法是藏医药传统外治疗法之一,采用小叶杜鹃、刺柏等药材,制成“五味甘露散”,病人浸泡于温热药液中,通过热能作用,内病外治、祛病强身,疗效经数千年实践验证,深受广大民众认同。《四部医典》把藏药浴分为天然矿泉浴和人工药水浴两类。早先藏族就知道用温泉沐浴能治疗疾病,用温泉、河水沐浴祛病,形成了天然的藏药浴。
西藏温泉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等地区,有些温泉的水温高达100℃。
德仲温泉是一处古老的温泉,如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其位于墨竹工卡县门巴乡德仲村,距离墨竹工卡县城73公里。德仲的汉语意思是“藏在地下的矿”,泉水温度常年保持在40度左右,被国际权威机构评为“世界第一热泉”。温泉所在地海拔将近4600米,绿树葱郁间氤氲的热气环绕,不时还能看到野生动物在林间张望,颇有生趣。
德仲温泉分为上温泉和下温泉。德仲下温泉几乎是露天的,依旧保持着原始的沐浴方式。现有的温泉池子全是用石头垒建而成,走进泉池就能看到泉眼翻滚着热气。
扎西顿珠是墨竹工卡县门巴乡仁多岗村村民,8年前和妻子来到德仲下温泉治疗痛风。后来病愈后就留到了德仲下温泉酒店工作。
扎西顿珠介绍说:“德仲温泉水温较高,每次浸泡半小时左右便可前往附近的茶馆喝茶、吃藏面等,一天如此往复。也有不少患有风湿、关节疾病的农牧民会带着风干牦牛肉、被褥、锅碗瓢盆等生活物品长期住在这里,他们每天泡三四次甚至更多,时间则持续一个多月。”
“我和妻子都没有一技之长、文化水平也不高,全靠边巴的帮忙,才能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扎西顿珠口中的边巴是德仲下温泉酒店的负责人。
边巴回忆道,2009年,他在巴日卡村“两委”班子的支持下承包了德仲下温泉,并投入700余万元进行温泉设施改造、房屋装修、人员的招募培训等,原本只有一个泉眼、脏乱差的温泉现在已焕然一新。如今,德仲下温泉酒店拥有20余间充满藏式风情的客房,能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同时也因其住宿价格亲民等优势吸引着广大的村民和游客前来住宿。
边巴在做好温泉经营的同时,每年将酒店的经营分红拿出部分给予巴日卡村村集体,还不时对周边生活贫困的村民进行帮助。为了维护德仲下温泉的生态环境,他还自掏腰包在温泉周边植树,带给客人们更好的泡温泉体验。
近年来,拉萨旅游部门全力打造“拉北环线”旅游新名片,拉北环线将拉萨周边最壮阔的景观囊括其中,汇聚了拉萨最精彩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被大家称为青藏高原景观最丰富、线路又很紧凑的黄金观景线路。德仲温泉作为拉北环线上的重要一环,相信随着旅游线路知名度的提升,一定会吸引更多游客慕名而来。(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卢文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