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拉萨6月21日电(李海霞)“上周开始出菇,这是长了一周的样子。”走进西藏自治区农科院蔬菜所食用菌课题组实验室,在氤氲的雾气中,成排的菌棒正在释放“魔力”,长出一朵朵白色菌菇。
成排的银耳长势良好。人民网李海霞摄
为贯彻落实好西藏居民膳食营养健康改善与优化专项工作,丰富西藏本地食用菌品种、进一步改善本地居民膳食营养结构,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食用菌课题组积极引进食用菌品种银耳,在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开展工厂化试种。
张君丽在观察银耳生长情况。人民网李海霞摄
“由于西藏独特的气候环境以及高海拔等因素,无形中增加了种植难度与推广条件。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三级种。从试管到三级种,大概用了3个多月时间。整个过程算比较顺利,不过后续还得观察。”西藏自治区农科院蔬菜所食用菌课题组副研究员张君丽介绍,“银耳种植对温度、湿度、光照的要求较高。后续如果要推广,工厂化是最适宜的。”
经过不断探索与技术试验,第一批银耳已在拉萨成功出菇。记者看到,这些银耳花形均匀、耳肉肥厚、色泽润白。“可以说填补了西藏银耳种植的技术空白,为推动规模化生产打下了基础。”张君丽说。
食用菌银耳首次试种成功。人民网李海霞摄
为了让科研更接近大众,近年来,该课题组紧紧围绕西藏食用菌种业发展,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加大科普宣传,推动食用菌种业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移转化。
张君丽观察银耳生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人民网李海霞摄
“下一步,我们将在后续工作中开展本地金耳、花耳、银耳等资源的收集驯化与利用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西藏野生菌类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推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张君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