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手机版
扫码即可查看网页

中国网客户端
点击查看下载页面


立即查看

中国网

携手共谱团结新乐章——昌都市有形有感有效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今年3月下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组织毗邻县(市)召开2024年川滇藏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创建活动座谈会,共叙山水相依人缘相亲的石榴籽情,共探民族团结同迈中国式现代化的进步之路。昌都市芒康县与甘孜州、乡城县、巴塘县、得荣县,云南省香格里拉市、德钦县签署川滇藏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创建倡议书,在促进文化交流、用好教育资源、完善医疗体系、鼓励良性民俗交往、加强交流联谊五个方面达成共识。

共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是昌都市紧扣边界地区民族特色,发挥自然资源禀赋和优势文化资源魅力深化合作、共建共享的创新举措之一。多年来,昌都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呈现出民族团结进步、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优美宜人、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突出交往交流 活动生动有趣

历史悠久的茶马古道,将藏、川、滇、青紧密相连。藏族、汉族、纳西族、侗族、苗族等民族在三江大地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谱写了一曲和谐、发展、繁荣、自强、奋进的乐章。

在2024年川滇藏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创建活动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号召毗邻县(市)携手并进,大力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计划,积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昌都市积极响应,多方协调,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与领导下,5月底,来自西藏、四川、云南、重庆四地150名少先队员齐聚昌都市芒康县纳西民族乡小学,共同庆祝一个特殊的六一儿童节。

孩子们手拉手,一起参观了青稞田地、古盐田、中共盐井宗临时工作委员会旧址等地,参加当地工作人员精心准备的“认识青稞”种植文化交流、“感知井盐”制作技艺体验、“红色盐井”寻访乡村发展变化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亲身感受了西藏新农村建设和民风民俗,在愉快的氛围中收获了友谊,增长了阅历。

活动中,工作人员还特意邀请了十八军战士后代、校外辅导员张彦平为少先队员带来以《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主题的队课,鼓励少先队员们牢记领袖嘱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血脉,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来自重庆市璧山区剑山实验小学五年级三班的李思颖特别喜欢在农家学习制作西藏传统美食糌粑、卡赛等美食,她说,“我非常开心能到这么美丽的地方来参加这次交流活动,我也结识了新朋友。我们一定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少先队员们还一同种下“友谊树”,并在树上挂上心愿卡,共同表达携手同行、传承友谊的美好心愿。

突出视觉形象 注重有形有感

芒康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是芒康历史上第一个纪念性馆厅,自开馆以来,就成为人民群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堂。各族群众纷纷来此,感受风雨如磐、战火纷飞的历史,目睹老一辈革命家出生入死、前赴后继的风采,领略革命先烈们在这片土地上铸就的伟大革命精神。

芒康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只是昌都市打造视觉形象工程,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更加有形有感的举措之一。多年来,昌都市立足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充分发挥昌都与祖国内地紧密联系的地理优势和历史事实,深入挖掘茶马古道、唐蕃古道、清朝驻藏大臣进藏官道、十八军进藏路线等历史文化古迹和红色革命遗迹,以点聚片、以片集群、串点成线,形成红色文化、古迹历史、民族团结的全域文旅发展模式,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持续扩大昌都文化影响力。昌都市还打造了芒康县邦达仓旧址、洛隆县硕督镇清代汉墓、江达县岗托镇十八军旧址、类乌齐县恩达战役遗址等一批纪念馆、纪念碑以及主题广场。

此外,昌都市重点保护了察雅县、芒康县吐蕃时期摩崖石刻,左贡县东坝民俗村,贡觉县三岩民俗等地域非遗文化,“四个共同”中华民族历史观和“五个认同”理念深入人心。

创新宣教活动 确保入脑入心

5月14日至20日,洛隆县组织第六批农牧民群众赴西安,开展“走出去、看发展、拓视野”观摩学习活动。活动中,观摩团欣赏了当地表演者精心准备的狮子舞。两只活灵活现的鄠县雄狮在锣鼓喧天中出场,跟随着鼓点摇头摆尾,舞出各种曼妙的姿态,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硕督狮子舞的传承人登巴阿尼也是观摩团成员之一。在他看来,眼前的狮子舞与硕督镇的狮子舞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表示,非常高兴能看到藏族狮子舞的起源和传承,硕督狮子舞融合了藏族与汉族的文化特色,也见证着西藏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近年来,昌都市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深入挖掘提炼藏东人文古迹、民俗风貌、历史长河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鲜活事例,通过文艺演出、出版书籍、发行歌曲等形式广泛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

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中华心·藏东情”活动中,昌都市以进学校、进景区、进机关、进社区、迎国庆5项内容,通过文艺表演、篝火晚会、网红互动等形式展开,来自昌都市各条战线的3万余干部群众参与其中,跳起欢快的舞蹈,唱起悠扬的歌曲,共赞昌都发展成果。

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教育基层行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文艺演出队和4个宣讲小分队历时20余天,先后深入7个县(区)18个基层点位开展表演和宣讲。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宣传活动30场,吸引18万余人观看线上直播活动,10000余人参与线下活动。

除此之外,昌都市还编辑出版了《爱国之光——耀藏东》《历久而弥新——兼容而自立》两部书籍;择优推广了一批具有昌都特色的文艺作品,如丁青县大型民族歌舞诗《琼热巴》,左贡县《光辉岁月·察瓦左贡》舞台剧;昌都第一部红色歌舞剧《昌都往事》在天津公演,第一部藏东特色红色题材爱国主义话剧《铸魂达玛拉》在区内巡演5场,民族歌剧《尘埃落定》成功登上昌都舞台,各族群众反响热烈,昌都市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

雪山当笔,河流为墨,写不完民族团结的传奇;群山展喉,大江放歌,唱不尽民族团结的赞歌。今天的昌都,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奏响了三江大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旋律,绽放出最美的藏东民族团结之花。


【责任编辑:】